- 陈守一;
<正> 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丁。半个多世纪以后,我们仍然要隆重地纪念这一运动,是因为当时那种努力打破封建传统束缚,主张“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精神还需要我们大力地去发扬,是因为当时所倡导的科学和民主至今仍是我们必须不断奋斗去争取实现的目标;是因为当时的青年人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热情至今仍非常值得我们崇尚。
1989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必新;
<正> (一) 在共和国诞生的第四十道年轮上,庄重地嵌刻着一个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正式颁布,并将在共和国诞生的第四十一周年时正式施行。尽管她对于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尤其是对一个早就宣称建成了最高类型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有点姗姗来迟,尽管她诞生于喧闹争论之中,以至于使她不能不带有某些妥协的痕迹,尽管她在技术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容易被人挑剔的缺陷,但是,
198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瀚;
<正> 法制建设如何才能适应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是摆在法学界面前的一个既具理论意义,又具应用和对策价值的新课题。本文仅就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要充分认识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对法制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曾经对法律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对法律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而法律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地保
1989年0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倪正茂;
<正> 举世瞩目的我国十年改革,在取得累累硕果之后,已步入从产品经济旧体制向商品经济新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要了解这一时期的法学使命,必须对前十年的法学历程作一基本估价。 (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法学顺应改革的大潮奔腾前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89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颂银;
<正> 我国法学关于法律关系的理论阐述,远远落后于我国和当代世界的法制实践,存在着许多同法制现实相矛盾的观点。确立科学的法律关系理论,对于全面认识法的职能,完善法制调节机制,从而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意义极为重要。笔者在此不打算对法律关系理论作全面论述,仅就现行法律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1989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邓又天;
<正> 一、增设挪用公款罪的意义何在? 马克思主义刑法观认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而某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之有无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也导致法律对其评价的变化。原来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现在不认为是犯罪;而原来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或者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罪名的,现在不仅被认为是犯罪而且还作为一个单独的新罪名,挪用公款罪正是如此。
1989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立权;潘晓军;邢思利;
<正> 假想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因而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我们通过对一起假想防卫案件的探讨,提出假想防卫过当这一概念,以期共同探讨。周、吴、郑、王系邻居。某晚,周与郑、王口角,吴劝解。郑、王将周某打倒
1989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陈云东;
<正> 近读《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问题》(载《现代法学》1988年第4期)一文,作者郭毅敏提山了知识产权领域并不因地域性而没有法律冲突及其法律适用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论断。为此,特提出以下看法,以期得到指正。知识产权领域存在法律冲突吗?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
1989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显;
<正> “法的模式”(或法的“构成要素”)指法这种现象的简化或抽象化形式。把复杂的法现象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简化形式,不仅有理论方面的解析作用,而且有法律实践方面的指导作用。近代以来,法学家们曾提出过多种法的模式,其中最流行的是“规则模式论”。规则模式论把法简化为由一个最终规则(“基本规范”)确认的由专门机关直接或间接实施的一批规则。
1989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9 ] |[阅读次数:0 ] - 陈处昌;王光仪;
<正>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它的主题或基本内容就是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经济基础,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秩序,又离不开法制建设。本文就在法制轨道上创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体,它有本身所固有的发展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求有适合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新制度。我们所谓的“新”,是指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同时又有
1989年03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封曰贤;
<正>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运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十年改革在经济领域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立宪史上尚属首次。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确认,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本文仅就私营经济的法律机制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1989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家如;
<正> 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法学上一个常青的命题,其重大现实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我国法学界似乎忽视了义务对权利确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些探讨。一、一定义务是取得权利的代价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象地界是由地标确定的一样。”(《马克斯思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38页)马克思的论述对理解权利和义务问题有
1989年03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明华;
<正> 《中外法规词典》由西南政法学院学者徐静村、杨昌纯主持编写,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一九九零年出版。该词典以法律、法规、条例的正式名称为基本条目,全面系统地汇集了有史以来国内全部,国外部分重要的法律、法规、条例约一万条,共二百万字左右。对每一部法规进
1989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贺善征;
<正> 法的渊源主要指法律意识和法律两种法律现象的表现形式。我们研究行政法的渊源,必须研究法律意识和法律这两种现象及其表现形式。行政法的渊源必须是属于规范性的行为规则,行政机关针对特定事项所作的个别性决定、命令不构成法源因素。行政法渊源包括习惯法、成文法和条例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的材料是构成行政法渊源的因素。
1989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春茂;刘雯;
<正> 继承权的取得是以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为基础的,古往今来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国家制定过离开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财产继承法。但是,由于现代许多国家财产继承立法的发展,在取得继承权问题上逐渐突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作为取得继承权根据的范围,致使与被继承入之间形成的共同生活关系、扶养关系也成为取得继承权的重要根据之一。按照
1989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锡三;
<正> 一、前言民事诉讼的目的,主要是用法律手段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合法利益。保护的条件,就当事人来说,必须是合格的当事人。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以后,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经常发现当事人是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对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应该怎样处理?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
1989年03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于炜;
<正> 确定民事责任的原则是指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以及以何种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对此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实践中作法也不尽相同。现谈一点个人看法,以求得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教。一、如何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民事责
1989年03期 50-5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余久隆;刘正伟;
<正> 就当今世界而言,被害人学尚属于一门新兴的应用学利。近年来,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化,有的学者开始对被害人学的一些问题,诸如被害人在诉讼中地位权利、被害人概念、被害人赔偿等,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为了繁荣法学研究,本文就被害人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发表一些浅见,就教于法学界同志。
1989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俊如;李生龙;
<正> 在我国,法人犯罪巳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点之一。一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公司”、“商行”、“中心”(多数具有法人资格)的名义,打着改革、搞活经济的旗号,大肆进行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据调查,1987年上半年,某省工商行政机关查处投机倒把大案四百五十三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就有三百二十七件,占72.2%,88年上半年该省查处投机倒把大案一千零八十五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六百二十九件,比87年同期增加了91%。某市海关系统1988年查处的八起走私倒卖案件,全是法人组织所为。某市检察机关88年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
1989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静村;吴卫国;肖琳;
<正> 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又称为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或个人财产收入申报登记制度,它是指某些特定层次或特殊行业的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自己的财产收入,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并由此接受国家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个人财产登记制度还是人们比较陌生的课题,本文试就此略作初步探讨。
1989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傅智朴;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国家在加紧立法的同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加强。1985年,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三年多来,全国各地、各行业都为普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88年底,全国有六亿多人参加了普及法律常识的学习,四川省的进度较快,已有占普法对象90%以上的人受到了一次普法教育。通过普法,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了法
1989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雷兴虎;肖伯符;
<正>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满足遗体捐献者的良好愿望,上海红十字会于1983年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接受捐献遗体工作。随后,自愿要求办理登记捐献遗体手续者日趋增多。鉴于此,本文拟就我国进行遗体捐献立法谈点肤浅的看法。
1989年0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成福;
<正> 新中国建立后,拐卖人口犯罪曾一度消声匿迹。四川从70年代起,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拐卖人口犯罪又死灰复燃,其蔓延之迅速,危害之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同这类犯罪作斗争,预防和减少这类犯罪,笔者在对万县、绵阳等地、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实践中掌握的情况,就近年来四川省拐卖人口犯罪作一初步分析。
1989年03期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宣林泉;
<正> 随着来大陆的台湾同胞日益增多,海峡两岸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法律关系问题也愈来愈多。怎样认定和如何适用法律,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它已成为海峡两岸司法界和法学界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法律原则、婚姻、财产、刑事等方面的问题略抒个人管见,期望两岸司法机关能共同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 法律适用原则问题对待台湾的法律、行政证明书、公证,应持什么态度?回大陆探亲、旅游、经
1989年03期 71-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业伟;
<正> 连带债务与连带责任本是民法学上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而近期的一些民法学书籍和文章却将二者混为一谈,有些司法人员对两者不加区分,导致有关案件的定性错误。有鉴如此,正确理解和严格区分连带债务与连带责任,无疑应是我国民法理论上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1989年03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蒲远礼;胡用九;
<正> 慎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早期法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慎子原著在宋朝多已伕亡。我们在考证了明万历年间刊《子汇本慎子一卷》和明人《慎懋赏注慎子内外篇》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慎子的法治思想作初步的分析。慎子主张法治,发端于他认识到“人治”的弊端。虽然,慎子认为“立天子以为天下”、“立国君以为国”,天子当立,国君当要,甚而提出法先王,从古训,这并不意味着慎子主张“人治”,相反,慎子对“人治”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说:“治
1989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安;
<正> 从行政诉讼的现代意义而论,德国的行政诉讼乃至整个行政法的历史起点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但如果溯及德国行政性诉讼早期现象,那么它的悠久和复杂并不比其它西方国家逊色。与英、法等国不同的是,德国缺乏行政集权的历史。如果撇开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不论,德国长期处于若干小王国并存的分裂状态。尽管1871年俾斯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统治中心,但他也未能将德国变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1989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