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杨;
<正>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对于我国犯菲问题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解决了过去几十年尚未解决的温饱问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提前翻了一番,更为重要的是结束了封闭、停滞的局面,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新课题。其中犯罪问题就是困扰我们的严重问题之一。1950年至1980年的3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发案率都在万分之五以下,而1981年却高达万分之八点九。同时,严重经济犯罪十分突出。十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达23万余起。
1989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长青;
<正> 经济犯罪是伴随经济活动的产物。但究竟什么叫经济犯罪?它的内含和外延是什么?中外学者看法都不统一。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经济犯罪概念,这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课题。一、海外学者论著中的经济犯罪概念早在1872年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和限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英国学者希尔就在“犯罪的资本家”的演说中,提出了惩治经济犯罪的问题,但未引起重视和探讨。直到1939年美国一些学者又提出了“白领犯罪”之后,经济犯罪才被当作犯罪学上的一个重要论题而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
1989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存富;
<正>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这是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确认。但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我国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和不同作法。本文对此略陈管见,以就教于高明。一、关于上诉不加刑是否在各国法律上普遍得到确认问题。“上诉不加刑”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具体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提出来的,首先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英美法系国家采用较晚。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先后采用这一原
1989年0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鲍遂献;
<正> 1988年1月21日公布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没收其财产的差额部分”。至此,通过特别刑法创立了非法所得罪的罪名。
1989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龙宗智;
<正> 刑罚,作为国家施予个人的最严厉的惩罚,对承受者说来,是残酷和无情的。实现公正审判,则是进步人类基于维护其基本生存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恒常要求。为此,人们已经对审判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启蒙运动,在这一方向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在刑事活动中引入“无罪推定”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诉讼原则。时至今日,无罪推定无疑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司法观念和原则。我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展了对无罪推定的讨沦,八十年代初又重起论争。然而两场讨论似乎都不得善终,前一次以反右斗争作了政治上的解决。后一次讨论,亦为随之而来的消除精神污染在刑事诉讼
1989年02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何沛森;
<正> 经济合同如涉及到不同法域之间彼此歧异的法律效力,在合同的成立、效力、解释及履行等方面出现争议时,适用不同的法律将会得出不同的判决结果,这样就产生了经济合同关系的法律冲突以及适用哪一个法域的法律问题。例如,关于涉外经济合同主体的形式的法律冲突: 涉外经济合同中的当事人包括: 中国一方的——企业、经济组织;
1989年02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禄正平;
<正> 在现代的合同法理论和实践中,双务合同被视为最为典型和最为重要的一种合同类型。它要求双方当事人互相对等履行,以给付的交换为目的,即当事人都负有履行合同的义务,只有在双方都履行了合同之后,合同的目的才能全面正确地实现。由于双务合同所具有的这种双方对等给付或者对等履行的性质,也由于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履行义务与对方当事人的履行义务互为条件具有牵连关系,因而许多国家的合同法大都规定了双务合同履行中在当事人一方未为履行或者不能保证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依法主张不为履行的权利,以保证合同履行对双方当事人的效
1989年02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素玉;李道成;
<正> 一、当前人们对承包经营中高收入问题的认识企业的承包经营虽然已经有了几年实践了,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承包经营者的高收入问题的认识仍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怎样看待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这种新的分配制度呢?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时期,这就必然导致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经济分配形式并存。承包经营责任制就是按照“按劳分配”的宪法原则,以合同的形式给那些经营有方、经济效益
1989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振亚;
<正> 兼并是英文merger的意译,亦可译为“吸收合并”或“存续合并”,也有吞并的意思。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等价有偿方式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产权,购买企业继续存在,转让产权的企业则不复存在。企业兼并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混合兼并等。在我国,企业兼并随着企业改革向横向发展被推出,并而形成一个浪潮,成为企业改革第三个转折点。它必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和生机。但兼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同样需要法律保护、规范和引导。我们建议,尽快制定
1989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谦;
<正> 一个企业,在其经营期间,一般是不允许其投资者抽回其投资的。但我国从1979年办起第一个合作企业——广东省宝安县光明畜牧场畔湖养鸭场以来,90%以上的合作企业都允许外商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其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下称“合作企业法”)第22条对此也作了肯定。这种做法,是我国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中的一种创造。那么,外商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属于什么样的法律性质呢? 当前,外商在合作期限内先行回收投资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合作前期提
1989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兴榜;
<正>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双方当事人为了订立一分货物买卖合同,通常要经历要约邀请(或曰要约引诱)、要约、反要约、承诺、签约等几个程序。在这些程序中,只有要约和承诺是达成交易的法定必经程序,其余各项程序只不过是为了成立合同而作的一般性磋商,不是成立合同的必经程序。世界各国法律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规定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要约是成立合同的首要程序,它是要约人表示愿意以缔结合同为目的而作出的一种内容十分明确、
1989年0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锋;
<正> 经济犯罪心理,是经济犯罪形成和产生的主观心理原因和动力。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这种作用过程中行为人的需要结构对经济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形成来说,最具意义,因此,探究经济犯罪的心理原因,不能不论及经济犯罪心理中的需要结构。所谓经济犯罪心理中的需要,是指作为生物有机体的犯罪人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必需的客观条件的畸形要求。就其心理本质而言,它是行为人对其生命机体存在的必须的客观条件的歪曲反映;就其作用而言,它则是生命有机体得以存在和进步种种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就其表现而言,它常常反映在一个人的欲望、愿望、动机、目的、信念、意志等心理活动方面。经济犯罪中行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
1989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垚林;
<正> 我国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罚则(以下简称“刑事罚则”)是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以外的法律中有关定罪量刑的规定。它散见于调整行政、经济、财政、劳动、科技、文教、卫生、环保等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之中。它与《刑法》以及单行刑事法律一样,都是解决定罪量刑的,同属于刑事法律的范畴。其中《刑法》是刑事基本法,处于主导地位,适用于有管辖
1989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向朝阳;
<正> 刑事法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从刑事立法的角度看,一定的危害行为和强制方法之所以被规定在刑法中,并称之为犯罪和刑罚,而罪与罚之间,又是通过刑事责任联结起来的;从刑事司法的角度看,自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到判决执行,全部诉讼活动的中心,就是确定和实现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离开刑事责任这个中心问题,刑事诉讼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可以说,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和司法的根本问题,是刑事法律存在的内在根据。因此,揭示刑事责任质的规定性,正确认识它在罪刑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1989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耘耕;
<正> 问题的缘起如果说,西方法学史上有一种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法的精神的话,那就是自然法了。那末,自然法是不是古老的中国法的精神呢?自本世纪初中国创建近代法学史至今,可以说,大多数法史学者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在我国,中国古代法属自然法的最早提出者是学界巨子梁启超。他在1904年写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十分肯定地说,儒家的法理学是“自然法”。陈顾远先生的《中国法制史》出版于1934年,其中写道:“中国法制近于自然法或正义法”。陈是中国近代法史的的开山者之一,他的观点,在法史学界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1989年02期 49-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静村;穆夏华;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律师工作机构应以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观点,目前已为律师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这样改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已有许多文章作过论述,本文着重谈谈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若干法律问题,供诸同好参考。一、建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依据探讨建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可行性,不应忽略对建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依据的研究。我们认为,律师体制的改革,不仅应与我国各项改革同步进行,
1989年02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毅刚;
<正> 一、企业法律顾问应当制度化、系统化。企业设立自己的法律顾问机构,是一项长远的制度建设。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公司)普遍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大型企业中早已设置法律顾问机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得更早。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大中型企业中设置法律顾问机构已势在必行。
1989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晓钟;
<正> 政府设置法律顾问既是政府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的内在要求,又以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程度。世界上政府设置法律顾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数众多的法律专家受雇于政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活跃在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协助政府办理大量的法律事务,成为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有力助手。在我国,政府(指县以上政府,下同)设置法律顾问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各地律师机构和广大律师在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下,主动向政府提出设置法律顾问的建议,得到不少政府的采纳,以政府或者政府首长的名义与律师机构签订聘请法律顾问的合同,由律师机构指派
1989年02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吉先;
<正> 自从1987年10月1日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颁布施行以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地方立法,就如雨后春笋一个一个破土而出。北京、辽宁、湖南、福建均颁布了类似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也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开拓了我国地方部门立法的一个新时代。然而立法的实践,推动着立法的研究。本文拟就立法中大家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法学界同仁。
1989年02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义;
<正> 犯罪学家巴格丹诺娃曾认为:“女性特别是未成年少女的犯罪率,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衡量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志。”近年来,社会上女性犯罪比率日益上升,虽然从整体数量上讲还大大少于男性犯罪,但是这个“衡量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天平日益倾斜,也着实令人堪忧。鉴于女性犯罪情况如此严重,有必要对女性犯罪的特点、类型、原因等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应、可行的预防对策,减少或杜绝女性犯罪。
1989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正德;
<正> 见诸于《经济参考》、《文摘周报》等报刊的《市长们的“牢骚”》一文(见《文摘周报》1988年10月14日第419期)已过去快半年了,然而,市长们为什么会在全国市长太原联谊会上发“牢骚”?怎样认识这种政治现象?仍有探讨的价值。一、“牢骚”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据上述报导文章,市长们的不满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人大对市里的工作“管得过细过于具体”,以致成了“‘大人’管‘孩子’”;二是对人大的任免权有意见,“市长认为能胜任的干部,有的提到人大通不过”,等等。
1989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锦生;
<正> 《刑法》第145条规定的侮辱罪和诽谤罪、第179条干涉婚姻自由罪第一款以及第182条虐待罪第一款都规定:“告诉的才处理。”第87条规定:“本法所说的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五)‘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可见,凡犯侮辱罪、谍谤罪、干涉婚姻自由罪或虐待罪的,除被害人和人民检察院外,只有与被害人具有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关系的人才可以告诉。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五)项关于“近亲属”的含义,无论从理论上或司法实践上都有修改的必要。其理由如下:
1989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明华;
<正> 美国虽然一向是以判例法为主,但是制定法仍然是美国法律的重要渊源。这无需加以任何说明,对于它的法律制定过程也是法界人所共知的,不过,对于美国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机构每年大约要制定1500个成文法规,出版成文法规5万多页和相当数量的法规索引却知人不多。如此数量的制定法文献,法律工作者们若能了解其内容、掌握其规律,则对检索美国联和五十个州的新旧法规,法规修订和法规条文废除以及与之相关的判例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故此本文简单谈谈美国官方法规汇编的种类和出版以及法规资料索引。
1989年02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明月;刘咏海;
<正> 国际仲裁规则一般都允许当事人在协议中选择解决纠纷所适用的法律。尽管所选择的法律可能具有特定的管辖区域,但他们通常都强调同时适用“一般的法律原则”。这样做有时是由于他们不能对其它法律达成协议,有时则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选择可以保证得出一个中立的结果。然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由于目前这些原则的内容仍存在许多不明确的因素,因此,即便选择一个中立的场所,其优越性也会因此受到限制。本文试图通过重申在国际商事纠纷中通常使用的、并为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及
1989年02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