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西南政法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 1001-2397
CN 50-1020/D
邮发代号 78-15
创刊年:1979
复合影响因子:10.482
综合影响因子:5.798
CSSCI来源期刊
RSSCE权威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

访问量:834935

  • 犯罪构成与阻却责任事由关系论

    赵秉志,肖中华

    阻却责任事由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论体系结构中是平行与并列的关系,二者并不互相包容。明确此点,有助于阐明阻却责任事由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的关系。

    1999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126 ]
  • 论我国多数人之债制度的完善

    张玉敏

    我国民法通则将多数人之债区分为按份之债,影响所及,使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只承认这两种多数人之债,并在实际上导致执法机关将一些本来不属于连带债权的关系当作连带债权处理。《合同法》第90 条的规定,使这一错误进一步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多数人之债分为可分之债、不可分之债、连带之债和共同之债。

    1999年04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57 ]
  • 近代法律体系的局限性与经济法的生成

    李东方

    对近代传统民法体系局限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法调整的结果进行再度调整,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1999年04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62 ]
  • 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吴小英

    本文从法哲学的高度,通过对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实践意义上的同一性、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联系等三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及程序法的重要价值,并对程序法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提出程序法与实体法区别的相对性,程序正义包涵着无限的实体正义,程序法赋予实体法以现实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的实体意义等观点。

    1999年04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44 ]
  • 中央银行法律问题研究

    陆泽峰

    本文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规范。本文认为,中央银行不应当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能,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应保持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货币政策的特点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只能授予中央银行决定货币政策的自由裁量权,但应创设新的法律制度确保该自由裁量权不被滥用。

    1999年04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5 ]
  • 会计师虚假验资证明民事赔偿责任研究

    刘正峰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爆发的验资诉讼浪潮为背景,探讨了我国验资制度的种类与其制度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两起验资诉讼案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虚假验资证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则,阐明了注册会计师虚假验资证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责任范围、归责原则,尤其重要的是在我国首次阐述了虚假验资证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界定原则、归责原则的制度瑕疵及其补救。

    1999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99 ]
  • 情事变更原则:统一合同法面临的立法与司法问题

    刘桥

    本文在揭示情事变更原则的现实和哲学根源及其法律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有关立法情况和司法实践,对我国新出台的合同法关于情事变更原则的规定加以剖析;探讨了情事变更原则与诚信原则、不可抗力制度体系的相关性及法律功能的分配,认为我国合同法在此存在着法律的漏洞,并提出了弥补建议。

    1999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8 ]
  • 《著作权法》修订的几个基本问题

    岳楠

    为迎接21 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著作权法》应作如下修改:1 .变《著作权法》为《版权法》;2 .设立作品登记制度,放弃自动保护原则;3 .按作品分类确定统一保护期;4 .理顺版权归属关系;5 .用许可方式限制使用权。

    1999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怪圈”启示录——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

    朱兴有

    我国经历的数次机构改革始终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徘徊。作者在总结“怪圈”形成的原因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具有不可逆转性;改革实践由于各种利益严重冲突、各类矛盾相互交织而具有了艰巨性;改革的过程由于缺乏法制规范而具有了随意性和不彻底性。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走出政府机构改革的“怪圈”,必须依靠法制的强制力和规范的程序,将政治体制改革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改革。

    1999年04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 驳“有限主权论”及“民族国家的终结”

    彭澎

    近年来,国际事务的变化,对他国事务的干涉,使国际法和国际政治所赖以存在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等概念再次受到质疑,国家主权论在国际事务实践中遭遇严重挑战。

    1999年04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8 ]
  • “生态法学”基本概念的悖论和法学回归——与刘文燕、刘滨同志商榷

    杜群

    《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一文,提出了生态法、生态法学的概念,但该文在正确地将生态伦理的生态利益观和生态权利义务观作为“生态法学”的立论基础的同时,又错误地把生态法学立论的基本概念简单地推广到了“生态法学”的实证领域,并错误地将“生态法”的法律关系主体从人类扩大至一切生命体。因此,本文主张“生态法学”应当回归于传统法和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1999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75 ]
  • 引入判例法机制作用谈

    张从容

    成文法以填充的方式实现对法律的完善,判例法以生长的方式实现对法律的完善,这两种方式都各有优缺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为弥合法律空隙所采用的将成文法与判例法有机混合的方式,是完善法制的有效途径。我国古代混合法的存在为在司法制度中引入判例法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我国引入判例法机制对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就判例法机制的指导思想与运行规则提出了基本设想。

    1999年04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贿赂犯罪若干问题再思考

    陈瑞林

    针对新刑法有关贿赂犯罪的规定,作者提出应当取消“为他人谋利益”的受贿罪要件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贿罪要件;同时,贿赂犯罪对象应包括“一切不正当利益”和受贿罪数额起点宜再降低。

    1999年04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30 ]
  • 关于宪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程燎原

    宪政要义在于限制政治权力、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而民主则主要解决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获得方式问题。为了达成一种宪法秩序,应在宪政与民主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实行宪政的关键在于“良宪之治”,而非“宪政程序化”。

    1999年04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79 ]
  • 新时期立法借鉴:成就与展望

    陈保中

    积极而不盲目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成果,是改革开放20 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条重要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立法借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借鉴的重点放在公共权力制约和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上来,同时,必须充分研究我国法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注重立法借鉴的有效性。

    1999年04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民法的功能缺陷与经济法的弥补

    陈旭锋

    本文在肯定民法在商品经济初期作用的同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主体平等性的丧失;所有权绝对受到限制;契约从自由转变为相对自由;组织因素出现。这使得传统民法在调节上产生缺陷。笔者认为由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来弥补这种功能缺陷成为历史必然。

    1999年04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03 ]
  • 评《合同法》与《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合同形式的冲突与协调

    项剑

    本文提出新《合同法》的买卖合同形式规定已经与《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的规定相吻合,因而,应撤销基于旧合同而对《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声明保留的内容。此外,文章还对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四种关系模式及我国立法的取向进行了论述。

    1999年04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股票透支交易纠纷案件的法律思考

    李群星

    文章对股票透支交易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透支交易中的强制平仓行为及其法律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1999年04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6 ]
  • 隐名代理探微

    尹西明

    隐名代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我国立法却对此放弃了必要的规范,使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认识隐名代理与显名代理不同的运行机理,审视隐名代理与行纪关系不同的法律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名代理的法律规范,是本文研究的三个重点问题。

    1999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论血缘主义在确定亲子关系时的修正与限制

    王洪

    婚姻法上决定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指导原理是血缘主义原则。但在某些情形下若彻底推行此原则反而可能招致对国家、社会或当事人的不利,因而应受到某些修正或限制。从各国婚姻法在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确定方法上所设立的婚生推定和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及准正等方法模式中,可以窥知血缘主义在确定亲子关系时仍然要受到某些主观主义的限制。为谋求亲子关系的稳定,尤其为保障子女利益的需要,不得不在一定情形下承认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为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却不是法律上的亲子关系。

    1999年04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32 ]
  • 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思考

    詹渝宁

    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具有依赖性。而原始凭证的质量严重制约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认为经济业务的职能部门作为原始凭证的提供者,他们也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承担责任,为此应当完善原始凭证的法律制度。

    1999年04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

    孙长永

    审判中心主义是法治国家公认的一条基本刑事司法原则,它是民主社会公正彻底地解决政府与个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客观需要,对于两大法系的侦查、起诉、法庭审理和上诉程序以及刑事证据法则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诉讼法理论通说承认这一原则,但在现实司法中审判尚未成为刑事诉讼的中心,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由侦查中心主义向审判中心主义转变。

    1999年04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5 ] |[阅读次数:331 ]
  • 效率与公平——严格责任在刑法领域运用中所体现的两种不同价值

    骆梅芬

    严格责任是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它强调举证责任的转移,即检察官只需对犯罪行为的存在以及犯罪行为与被告的关系进行证明,而被告是否具有犯意的证明则交由被告进行。严格责任主要适用于侵犯公共福利犯罪。它是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产物,但其公平性却时常受到指责。

    1999年04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102 ]
  • 论我国刑法中的计算机犯罪

    赵廷光,皮勇

    本文首先阐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提出狭义和广义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依据犯罪构成理论分析我国刑法中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认定这两种犯罪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根据其他计算机犯罪的基本特征,归纳出其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若干罪名。

    1999年04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53 ]
  •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凌一琦,薛治国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法律手段,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自身对经济运行起着调控作用,同时也是其他调控手段得以实施的基础性框架。法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应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手段。

    1999年04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转型期农村法治资源的发现、重组与良性互动

    田成有,王鑫

    作者将农村作为一种社区分析空间,并将法治具体置于其中,利用各种分析或理论框架对其展开讨论,目的在于发现农村法治资源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探讨农村社会与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法治资源的重组及良性互动。

    1999年04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59 ]
  • 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中的应用

    裴普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当代冲突法所确立的一种崭新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诸多领域,特别在涉外合同关系中成为了解决合同法律适用的主要规则。文章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形成、性质和适用。

    1999年04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54 ]
  • 合理预见规则适用之研究

    王斌

    鉴于《合同法》第113 条所确立的合理预见规则的适用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法官、仲裁员的自由裁量,本文在探寻该规则追求意旨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适用条件以及适用时应该考虑的要素;并在考察、比较不同国家相关立法、司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适用该规则时,对应否预见的判断应采用如下标准:区分通常情况和特殊情况,以通常情况为一般标准,以事先声明为特例,同时尊重既有司法惯例。

    1999年04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41 ]
  • 论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王光华,刘锁民

    新刑法对侵占罪的设立、弥补了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但如何界定侵占罪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等的区别?有必要将此罪的犯罪构成进一步明确。

    1999年04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81 ]
  • 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与解决

    杨玉熹

    作者针对我国现行立法中对商标和商号分别予以保护,并由此而致的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法律冲突问题,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两权冲突的途径。

    1999年04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56 ]
  • 跟单信用证司法保全问题刍议

    凌祁漫,施适

    跟单信用证在实践中,存在一种为保护本地或本国当事人利益,动辄止付信用证的做法。这极大地损害了信用证的运作机制,增大了社会成本。因此,要尊重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只有在欺诈而且信用证没有承兑或议付时才能采取保全措施。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1999年04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8 ]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法律学说知识论基础比较

    丁利,刘远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制度追求之不同,源于各自的实证理论差异。基于对社会中人们的自利行为、知识分布和理性程度的不同判断以及判断上的强弱区别,他们理想的社会决策方式分别是哲学王式的集中控制和法治下的个人选择。

    1999年04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1 ]
  • 中国与WTO及西方国家反倾销实体规则比较

    蔡镇顺

    W T O 的反倾销实体规则以及美欧反倾销法对倾销的成立、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出口价格的确定、损害及其因果关系的认定、价格比较的调整等均作了规定,存在一致性,也有差异。我们应取其精华,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新协定》中的两分法意义重大。

    1999年04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7 ]
  • 下载本期数据